“科研赋能 智汇恩泽”第二期麻醉学高质量科研培训班在京成功举办

科室动态 2024-04-20

2024年4月17-19日,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承办的“科研赋能 智汇恩泽”第二期麻醉学高质量科研培训班(J202302E044),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功举办。本期高质量科研培训班紧紧围绕临床科研主题,29位在科研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通过“科研专题授课”与“临床研究项目一对一辅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79位学员现场互动。全国100多家医院麻醉科组织科室会同步线上互动学习,会议直播收看观众高达6.3万人。现场和线上学术氛围浓厚。本次培训班还设置了研究型病房和生物样本库参观,通过实地走访与受训,学员们受益匪浅。

7.jpg

培训班开班合影

培训班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向阳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赵晶教授主持。

8.jpg

郭向阳教授主持开幕式

9.jpg

赵晶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首先由本次科研培训班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天龙教授致辞。王天龙教授对“科研赋能 智汇恩泽”麻醉学高质量科研培训班表示了充分地肯定与支持,希望通过一系列的麻醉学高质量科研培训,帮助更多的麻醉医生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麻醉科研人才,孵化出更多高价值的临床科研成果,助力推动我国麻醉学科快速发展,尽早实现中国由麻醉大国向麻醉强国的跨越!

10.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开幕致辞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杨轶女士在开幕致辞中对麻醉学高质量科研培训班及已持续开展三年的恩泽疼痛管理医学研究项目表示了肯定,她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公益培训及科研资助加快推动我国麻醉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11.jpg

白求恩基金会杨轶女士开幕致辞

上午第一时段首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米卫东教授进行题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综合技术方案》的讲座。米卫东教授从项目申请实施概况,中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数据库平台建设,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并发症防治研究、并发症综合干预技术体系、并发症麻醉管理专家共识以及项目管理和成果统计等方面介绍了他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他强调,科研重大项目的管理要严格按照申请指南要求,其过程和标准化对于得到好的研究结果非常重要。

12.jpg

米卫东教授进行题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综合技术方案》的讲座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主持上午第二时段的学术讲座。

13.jpg

王天龙教授主持学术讲座

第二时段的学术讲课首先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向东教授带来题为《麻醉医生围术期创新转化应用研究思考》的线上讲座。他提出围术期临床研究面临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包括麻醉相关基础理论机制不明、围术期脏器保护体系缺乏、精准麻醉用药和精准监测欠缺、麻醉复苏分子机制不明、围术期并发症多和设备药物依赖进口等。陈教授通过一系列临床应用研究范例展示了医学耗材转化和相关研究思考,并展望了研究发展前景。

14.jpg

陈向东教授进行题为《麻醉医生围术期创新转化应用研究思考》的线上讲座

接着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韩如泉教授带来题为《如何从临床工作中选题开展研究》的讲座。他首先介绍了临床研究的全过程,包括研究立项、启动、实施、总结。

其次他提到临床资源优势成果转化需要规划设计,科学问题来源于临床问题,科学方法需要规范严谨。随后他分享了一些科研案例、临床观察与思考。他强调高质量临床研究有三点非常重要:1.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利用好手边工具;2.做好文献调研;3.利用好医院平台优势。他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公共服务网站,如Medscape、ClinicalTrials等。最后,他提出希望通过高质量临床研究改变临床实践和患者转归,并希望大家进行研究时考虑转化问题。

15.jpg

韩如泉教授进行题为《如何从临床工作中选题开展研究》的讲座

上午第三时段的学术讲座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吴安石教授主持。

16.jpg

吴安石教授主持学术讲座

第三时段的讲座首先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顾小萍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睡眠障碍与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双向关系》的线上讲座。顾小萍教授首先介绍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和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她阐述了睡眠障碍与老年人术后认知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并向大家展示了临床证据。接下来她介绍了睡眠障碍的分类和危险因素,并分析了睡眠障碍潜在机制和干预措施。最后,她展望了睡眠障碍的机制、治疗和术后康复前景。

17.jpg

顾小萍教授进行题为《睡眠障碍与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双向关系》的线上讲座

随后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彭晓霞教授带来题为《麻醉多中心临床试验实施要点》的讲座。彭晓霞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多中心研究的概念与研究设计,她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多中心研究及其挑战。随后,她分别从选择分中心合作者、构建临床问题、研究假设与样本量估算、随机与盲法等方面介绍了多中心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接下来她介绍了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编制CRF表,编写研究操作手册。她指出,预实验非常关键,并需要进行可行性测试。最后,彭晓霞教授强调,数据就是生命,其保密和安全非常重要,必须进行定期备份。

18.jpg

彭晓霞教授进行题为《麻醉多中心临床试验实施要点》的讲座

下午第一时段的学术讲座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古岩教授主持。

19.jpg

王古岩教授主持学术讲座

下午第一时段的学术讲座首先由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路志红教授带来题为《临床研究中的伦理议题》的线上讲座。路志红教授认为,临床研究,伦理先行。科学的不一定符合伦理,不科学的一定不符合伦理。伦理审查主要包括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书两方面,知情同意书的重点是给受试者提供的信息是否完整和真实,以及描述和用语是否能使受试者理解。注意知情同意的获取过程需要逐项进行告知,并给受试者充分时间进行理解。伦理的审查包括控制风险、免费和补偿是否合理、依法赔偿、保护隐私等方面。随后,路志红教授介绍了泛知情同意,最小风险等概念。最后,她强调伦理审的就是如何保护受试者。

20.jpg

路志红教授进行题为《临床研究中的伦理议题》的线上讲座

随后由中华医学杂志吕相征教授带来题为《医学科技论文常见问题剖析及解决方案》的讲座。吕相征教授首先介绍了证据级别金字塔,他指出,编辑认为的好稿件需要具备立意新颖、方法准确、伦理审核、体例格式正确等因素。随后,他通过一些投稿论文案例,从摘要、患者纳入、统计分析等方面分析了应如何正确进行写作。最后,他介绍了中华医学杂志的审稿及发表时长,并提醒大家如有投稿计划,应尽早开始准备和实施。

21.jpg

吕相征教授进行题为《医学科技论文常见问题剖析及解决方案》的讲座

下午第二时段的学术讲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申乐教授主持。

22.jpg

申乐教授主持学术讲座

下午第二时段的学术讲座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淳秀教授带来题为《应用方法学工具服务临床研究的规范设计与报告》的讲座。王淳秀教授首先介绍了各类临床研究问题的主要研究设计类型。她重点阐述了队列研究的概念、在临床中的应用、目的和用途。随后,她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队列研究设计及实施,和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和分析,并通过一些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23.jpg

王淳秀教授进行题为《应用方法学工具服务临床研究的规范设计与报告》的讲座

接下来,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东信教授带来题为《析因设计随机对照研究》的讲座。王东信教授介绍,析因设计的特点是可以同时设置2个干预组,每组干预都有其对照组。2种干预的析因设计最常见,也可有3种或3种以上的干预。他提出,析因设计的优点在于比多组随机设计的统计分析效率更高,以及析因设计可分析不同干预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举例分析了一些研究的基线和结局数据。他向大家说明了析因设计随机对照研究通常有一个共同的主要终点,但部分析因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可以有不同的终点事件。

24.jpg

王东信教授进行题为《析因设计随机对照研究》的讲座

下午第三时段的学术讲座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肖玮教授主持。

25.jpg

肖玮教授主持学术讲座

下午第三时段学术讲座首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云教授带来题为《区域麻醉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的范式和重要关注点》的讲座。王云教授首先介绍了随机对照试验(RCT)最常见的三种设计类型,即随机、双组、平行试验。随后他就区域麻醉RCT研究设计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了一些具体研究案例。最后,他以团队发表的文章为例依次从题目、伦理和注册、研究流程图、干预措施(盲法)、标准化麻醉管理方案、研究结果、样本量计算、讨论、局限性和结论等方面逐一讲解如何设计和报告随机对照研究。

26.jpg

王云教授进行题为《区域麻醉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的范式和重要关注点》的讲座

接着,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锷教授带来题为《睡眠障碍与脑心轴研究》的线上讲座。王锷教授分别就睡眠障碍的多维概念、睡眠干预与心血管疾病,睡眠-心血管相互影响机制和睡眠-脑心轴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她提出,从多维度改善睡眠质量对心脑共病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不断发现新的神经环路同时参与自主神经和睡眠-觉醒调节,为睡眠障碍和心血管疾病的共病和相互作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和干预靶点。最后,她认为脑心轴研究进一步探讨睡眠和心血管疾病外周发病机制,可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27.jpg

王锷教授进行题为《睡眠障碍与脑心轴研究》的线上讲座

最后,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肖玮教授带来题为《精准多模式镇痛:从单中心研究到多中心研究的质控管理》的讲座。肖玮教授分别从ERAS理念下围术期镇痛管理理念变迁,我院的精准多模式镇痛单中心实践和多中心研究的质控管理三个方面依次进行了介绍。肖玮教授阐述了如何基于ERAS构建预防性精准多模式镇痛的干预措施,及团队的单中心逐步探索,进而尝试多中心研究。对于多中心的质控管理,她依次从开展前的方案讨论与修改、用药清单确认、CRF表格制作、分中心培训、研究细节培训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开展多中心研究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她提出,开展中的质控和开展后的数据核查与统计也至关重要。

28.jpg

肖玮教授进行题为《精准多模式镇痛:从单中心研究到多中心研究的质控管理》的讲座

18日大会总结环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徐铭军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倪诚教授主持。

29.jpg

徐铭军教授主持大会总结

30.jpg

倪诚教授主持大会总结

由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王天龙教授进行会议总结。第一天讲课课程干货多多,学员们收获满满。

31.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进行会议总结

32.jpg

18日会议现场

19日是临床研究Workshop一对一辅导环节。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践,帮助提升学员的科研水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梅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裴丽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彭宇明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磊教授、范隆教授、封光教授分成两组,分别对13家单位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进行一对一精心辅导,并耐心解答现场学员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困惑。通过Workshop一对一辅导,让学员掌握所学的科研培训理论知识,使其科研水平提升。

33.jpg

学员代表汇报研究项目

34.jpg

学员代表汇报研究项目

35.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梅伟教授点评

36.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彭宇明教授点评

37.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范隆教授点评

38.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磊教授点评

39.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裴丽坚教授点评

40.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封光教授点评

4月19日下午,学员们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依次参观了生物样本库、缺血预适应研究性病房、I期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型病房与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手术室。学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了生物样本的存放流程与存放条件,见识了卒中病人来院后的绿色通道流程与信息化、科学化的系统设计,观摩了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的试验流程和管理规范,最后参观了曾获中国质量奖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手术室,学员们都收获满满。

41.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肖玮教授带领学员们参观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手术室

42.jpg

学员们参观生物样本库

43.jpg

学员们参观缺血预适应研究型病房

44.jpg

学员们参观I期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型病房

最后,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对培训班的课程和实践学习进行总结。王天龙教授和辅导专家们一起为学员代表颁发证书。至此,“科研赋能-智汇恩泽”第二期麻醉学高质量科研培训班(J202302E044)圆满结束。

45.jpg

王天龙教授和辅导专家们为学员代表颁发证书(1)

46.jpg

王天龙教授和辅导专家们为学员代表颁发证书(2)

学会做科研是一名临床医生必不可少的技能,好的科研项目不仅可以推动知识创新与社会发展,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为广大人民谋福祉,为患者带来益处。临床医生应学会在临床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科学试验解决问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优秀的科研项目还有助于促进诊疗的规范化,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同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方可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效果。“科研赋能 智汇恩泽”第二期麻醉学高质量科研培训班旨在推广规范的科研设计与实施方法,希望推动麻醉学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源于临床,再回归临床,最终改变临床实践,改善患者预后。